28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一纲领性文件不仅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而且发出了我国迈向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阶段的战略信号。焦点一:决胜现代化的关键五年 《意见》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一定位意味着,未来五年,我们既要巩固现有优势,又要突破瓶颈、补齐短板,为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普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现代化。焦点二:依靠科技攻克制高点“十五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迈上新高度。 《建议》提出,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主板、高端仪器仪表、核心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决定性突破,强调“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这不仅是技术挑战,也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布局。焦点三:扩大内需,打通大循环。“十五五”规划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上升到战略高度。 《建议》提出“热情加强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双轮驱动,并明确要求“净化汽车、住房等不合理限制消费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焦点四:促进共享财富,优化分配 “十五五”规划高度重视民生领域,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橄榄型分配格局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政治承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焦点五:制度开放与世界接轨“十五五”强调“制度开放”,即通过对接国际经贸政策,在服务业、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主动开放。这不仅是倒逼国内改革的一种方式,也是争取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策略。中国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