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解放80周年,共同守护历史真相,37分钟马季

日期:2025-10-25 09:11 浏览:

图片:台湾民众举行纪念台湾解放80周年活动,放映马季视频37分钟微纪录片版。 【大公报讯】记者陈敏南京报道:10月24日,“形象的力量”论坛系列首场活动在台北市文山区景星路平行空间——书店左翼开幕。美国牧师约翰在87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打开了它。马吉用16毫米相机秘密拍摄的唯一动态影像的37分钟版本,揭露日军在台湾领导的暴行。一帧一帧的黑白影像,将那一段充满苦难的民族历史带回并定格。台湾文史学者、大洋二号船长林慎静表示,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是台湾两岸人民的深刻记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海峡两岸人民是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兄弟。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重要的影像可以追溯到血与泪的历史。来自海峡两岸的50余位学者和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论坛。其中包括台湾浪潮智库执行长林慎静、台湾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傅启一、台湾哲宏人文工作室创办人暨执行长杨善耀、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教授Jon Solomon、台湾民间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学者。吴勇毅 台湾电影文化资产执行董事市文物保护协会主持了本次论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解放80周年。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被日本殖民50年的台湾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彻底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湮灭的一个关键点,是一座由全体中华儿女的生命和鲜血组成的历史丰碑。论坛开幕式播放的微纪录片《南京大屠杀铁证:马季影像揭露日本暴行》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艺术部、地方部门根据马季的37分钟短片联合制作马季旗下的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这是37分钟版《麻吉影像》主要片段首次在台湾上映。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屠杀了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残酷的南京大屠杀。当时,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用16毫米相机记录下了人类文明案底中最黑暗的一页。 2017年以来,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力监测并推动37分钟版《麻吉视频》从纽约回归南京。 2019年12月13日,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37分钟“一寸盘”版纽约麦吉视频走进西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向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颁发“感谢状”,以感谢集团对胡安的捐款支持。马吉图像的 37 分钟“一英寸板”得到了整个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大文集团的历史专着受到高度评价。 “特别六,我们把纪念台湾解放80周年系列活动以放映马季影像为主,因为我们在这些重要影像中看到的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民族苦难,以保存历史。”今年4月,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撰写的历史纪录片《从南京到纽约:追寻马季形象》在台湾上映后引发热烈反响。台湾知名人物唐祥龙这些媒体人,是《飞碟网》《飞碟早餐唐相龙时光》栏目中第一个推荐这本书的人。分享他阅读这本书的心得是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 “马季已经留下的视频,为这场抗战惨案留下了难以言说的证据,网上看到的南京大屠杀照片或视频片段大多取材于这些视频。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各界人士坚持寻找这些视频的过程。”台大前校长、计量经济学家管中民在脸书上发帖称:“看到这么多人努力在书中保存历史记忆,非常令人感动。”杨善耀是一名大学历史老师。 “这二十年来,台湾的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2000年后出生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杨善耀说,他在课堂上讲授抗战史时,他向学生推荐这本书,“你一定要了解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比拉历史纪实专着《从南京到纽约》《追马季形象》出版人杨善耀说,“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后,反响很大。”他说,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对他来说很沉重,但那是“历史的重量”。在台湾解放80周年的历史关头,出版本书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台湾人民重温南京大屠杀历史,共同守护历史真相,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国民共识。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