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步走坚守工业园区提质升级

日期:2025-10-11 09:30 浏览:

相片:广东江门食品工业连锁店的港资香港作坊的车间。 \ TA摄 包记者 陆静宜 二十年前,广东启动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掀起了港商熟悉的“空笼换鸟”热潮。传统制造业集群从珠三角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如今,广东省已有106个各级工业园区,年均实现工业产值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每年落地项目超过550亿元。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即将开启。大湾区及周边城市正在加快打造产业链主机。 10日,推进广东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会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主业“百千工程”在广州举行。新建工业园区就是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来引入产业链。广东提出“三步走”打造产业园区、推进园区规范建设、“以园聚链”、强化金融和土地支持。这将从标准化、产业链化、资源利用三个方面解决问题,加强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的衔接,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 2005年,在珠三角制造业转移和产业变革的压力下,广东开始建设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竞争不再是土地和成本的竞争,而是产业园的竞争保障产业链完整。广东工业园区发展从“招商引资、建园”转向“以园聚链(产业链)”。推动财政向工业园区建设倾斜 “如今,工业园区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军表示,“广东省设立省级工业园区已20年,园区产值增长20倍,成本约占地区工业的50%,贡献了近70%的收入 地区区域。 “但是,广东工业园区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园区头部产业不够有特色,投资能力不够强,有的日益强大,投资能力不强省级园区,加强园区内外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的临港合作,从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推动上下游发展。他强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强与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的协调,推动财政资金、专项债券和用地指标重点关注园区规范建设。 “我们可以加快‘园区连锁建设’向产业园区推进。”曾金泽说。工业园区助力梅州经济快速发展。这一产业链的转移与合作,尤其以发展大湾区及周边“荣威”内地城市的合作而著称。粤东粤西城市代表、梅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梅州市政府书记、梅州融湾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文杰表示,园区获得了广州与梅州广州产业共建的机遇。 成立广美食品产业投资基金,吸引中农新果汁、稀有食用菌等流转企业,推动食品加工全链条发展。”梅州荣湾工业园探索“国企与民企、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合作”体系,采取“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上下游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产业链协同”。园区引进盛鑫公司私营公司生产棒材,通过广煤国资公司获得银行授信6亿元,为盛鑫公司提供原材料提取物,同时为嘉彦、英华等铜箔公司及铜杆产品和铜杆外套及季支及时间产品提供资金,带动了铜材上层发展的协调发展,带动了铜材上层发展和支持,促进了铜箔材的发展。 上层开发 上层开发。这一模式为梅州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预计今年梅州工业产值将达到70亿元,商业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广州以“小而美”的园区发展模式吸引“专、特、新”企业。张建华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n科技表示,广州工业用地供不应求。广州着力打造“专、特、新”业态,在十七坊广场打造了140个重大服务项目,吸引了近500家工业企业和约800家专、特、新企业入驻。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