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与香港成果/开通沪港商业航线,迈向

日期:2025-10-17 09:35 浏览:

左图:2025年1月1日,东航C919执飞的MU721“上海虹桥-香港”定期商业航班起航。图为MU721航班乘客和机组人员在机舱内合影。 \ 新华社;右图:2023年12月16日,首次抵达香港的C919在维多利亚港进行飞行表演。 \ 大公报记者 蔡文浩 摄 “十四五”期间,中国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就和重大成就。在推动强国建设方面,上天入地、钻山探海,实现了“大国重要武器”的多维度突破。其中,国产大飞机C919从“首飞”到“首飞”再到常态化商业运营,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累计接收国内外订单1000余份,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从立项到出发,C919的每一步都稳健而有力:2021年,全球首单已到; 2022年获得型号合格证并交付首架飞机; 2023年,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2024年,国航、南航同时接收C919;今年1月1日,C919大型客机首条跨区域航线“上海-香港”开通……飞翔的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度。 \ 大公报记者 夏伟 比格客机被誉为“现代制造的一颗明珠”,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空人的梦想。 “我们努力让我们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尽快在蓝天上自由飞翔。”习近平总书记的豪言壮语我们充满期待。 2022年12月9日,东航接收全球首架C919大型飞机。 2023年5月28日,东航执飞全球首架C919飞机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飞往首都北京。成功完成该型飞机全球首次商业客运飞行,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研制、取证、运营”全面完成。中国国产大飞机商业化商业运营正式“启动”,中国国产大飞机“空中体验”正式启动。从订单签署确认到完成五架飞机订单交付,中国商飞仅用了两年时间。据中国商飞此前介绍,C919总装车间约有1200人,每12小时“三班倒”工作。到2024年底,第二次C919大型客机总装线将开工建设,预计两到三年内完工。此后,C919飞机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破坏美国与腾跃之间大型飞机“双寡头”垄断。大飞机研发生产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大型飞机的主要供应商只有美国波音公司和法国空客公司。但随着C919投入商业运营,这种“双头垄断”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中美贸易战期间,国产大飞机让中国航空公司有底气暂停或推迟接收波音飞机。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中美贸易形势没有改善,波音原有的订单很可能会转移到空客或中国商飞,而波音公司将遭受重大损失。相比之下,我国飞机制造业将呈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也对我国民机主要零部件的自主改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C919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企业CFM生产的LEAP-1c。但国产大飞机“中国心”的研发步伐并没有停止。今年3月底,媒体报道称,从商用航空技术大会上获悉,CJ-1000发动机正在进行试运行,表现优于最乐观的预期。预计将应用于C919并进行飞行验证。航母出海拓展东南亚市场。 2023年12月,C919首飞香港,上演飞行妖魔维多利亚港。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进入2024年之后,C919的国际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明确,将推动C919飞机EASA审批审查,推动民机走出国门。 2024年初,东航全球首架C919将从上海直飞新加坡参加航展。紧接着,中国商飞C919飞机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5个国家进行了示范飞行,验证了国产商用飞机对东南亚五国机场和航线的适应性、机场地面服务设备的适应性、特殊飞行程序的适用性以及航线有效载荷的经济性,展示了该机的良好性能,为后续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定了基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行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研制,推动配套C919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长江CJ-1000产品研制。如今,国产大飞机的里程碑事件已一一实现,运营数据将不断向好,市场认可度将逐步加深,产业供应链将不断完善。以卓越的性能,擦亮了中国品质高端装备发展的名片。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