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匈牙利布达佩斯2025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观众与中国产品合影。右图:10月16日,第138届广交会,国外采购商在远华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位参观手术机器人产品。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新华社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高新技术领域、消费增长和进出口数据良好。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提前布局。规模以上数码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新动能有所回落。一个辐条国家统计局sman分析前三季度数据有“三个变化”: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基调没有改变;扎实推进质量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稳定性强、潜力大的主要特征没有改变。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显示了主体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和活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放眼全球,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 大公报记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朱野指出,从经济增速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2%,同比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全年和去年同期;经济增长39.679亿元,同比增加1368亿元。从国际收支看,对外贸易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加快。主要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和4.4%。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变化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发言人指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困难和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长,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抵御干扰的能力和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抵御压力的强大稳定性。谈到“十四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发言者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对困难、稳中有进,取得了总量增长、增量大增、质量提升的显著成就。年均实际GDP增长率为5.5%,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3.9%。人均GDP将从2020年的10,632美元增至2024年的13,445美元,稳居收入最高国家之列。此外,研发投入屡创新高到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到2025年,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将首次跻身全球前十,较2020年上升4位,跻身收入经济体前列。首位。专家: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丰富政策工具、谋求发展,中国不断出台多项政策。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蜜表示,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一是注重经济增长稳定;二是深化驱动变革;三是推动国际协调不断深化。周密强调,主要政策不是要固定“蛋糕分配”模式,而是要通过加强贸易伙伴与市场主体的合作,为市场主体创造有效、可靠的发展环境。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蛋糕做大”。 “中国有政策工具,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同时积极鼓励各类创新合作,以开放姿态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创造新增量。”周密表示,从全球来看,中国通过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积极推动双多边贸易谈判,有效加强了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协调配合。 “这些政策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增添了信心。”